春天用精油養肝

by Flora

中醫認為,肝氣旺於春季,故應當以養肝為主。而肝氣宜舒暢,若其不暢,「百病生於氣」,則人體的氣血、津液都會受到影響而生病。春天是肝氣向外舒展的時節,特別是清明節氣開始,肝氣舒展得更加猛烈,要特別留意家中的長輩,避免發生中風或者眩暈,意外摔跤等情況。 因此,現在把握時機,疏通肝氣,保養肝經,神清氣爽地度過春天。

養肝怎麼吃

五行養生中,春天對應五色中的「青」色,多吃青色的食物能促進肝氣循環和人體的代謝,幫助肝臟排毒作用。例如:綠豆芽、大黃瓜、小黃瓜、花椰菜、菠菜、芹菜等。這裏有一道非常簡單的養肝湯,食材與飲用要點如下:

養肝番茄湯:

  • 食材:番茄一個
  • 調味:胡椒粉,鹽
  • 做法:一碗水煮開後放入番茄,待番茄皮與果肉分開的程度,加入鹽與胡椒調味即可關火。
  • 食用要點:不吃番茄皮,不易消化。早晨空腹喝一碗。

護肝按摩穴

春季可每天按摩太衝穴10∼30分鐘。按摩此穴符合肝的特性,能使臟腑之氣舒暢、調暢氣血。按摩方式如下:以手握腳掌,以拇指輕按太衝穴,左右腳各3~5分鐘,到有點痠脹感即可。

太衝穴功效:

  • 改善血瘀、高血壓。​
  • 疏理肝氣、清熱明目。​
  • 緩解脹氣、消化不良,同時也能緩和因快速進食引起的嘔吐症狀。​
  • 據聞常按此穴有消氣作用,能穩定焦躁的情緒,疏肝理氣,解除壓力,清除肝火。​

助長陽氣

中醫有「春夏養陽」之說,以助長自身的陽氣。應該早睡早起,「人臥血歸於肝」,這樣更利於養肝,同時,早起可以吸收陽氣。而「頭為諸陽之會」,「風池」是膽經的穴位,按之可以助陽氣和肝氣。按摩時,雙手拇指按壓於頸後的風池穴部位,每日輕輕按壓10∼30分鐘。

養肝健脾

中醫有五行、五臟、五味相對應的說法,肝在五行中屬木,脾在五行中屬土。木能克土,即肝氣旺盛會影響到脾胃,而氣血的生化有賴於良好的脾胃功能,若氣血不足,肝血就無以充養,體質就會下降,容易受到疾病侵襲,故應該健脾胃。春季可每日按摩足三里穴10∼30分鐘,艾灸效果也很好。

肝經保養用油
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春季對應的是肝木系統,此時陽氣升發,需要靠肝氣來啟動五臟陽氣的運轉,稍有不協調,容易引發肝火旺,因此春季特別需要注重養肝和情緒的調節。芳香療法對於肝的保養著重於降肝火、疏肝氣、養肝血。 運用植物精油的力量,促進氣血循環,清除冬天累積在體內的廢物、濕氣,可以提升免疫力,預防過敏、眩暈、頭痛等問題。

檸檬 Lemon

精油「養肝第一油」,不但帶走淤積於肝臟的不良情緒,做到疏肝理氣、還能調理、滋養肝臟,增強排毒功能,從而改善膚質。檸檬的香氣可令人臨危不亂,保持愉悅與清明。特別適合用在讀書或準備考試時使用,可以改善昏沈,提升思緒清晰度,也適合經常熬夜的夜貓子或過度消耗體力的高壓甘苦族,幫自己注入一股清新活力。

桉油醇迷迭香 Rosemary Cineol

迷迭香的花語是「記憶」,桉油醇迷迭香,性味辛、涼,它可以刺激膽汁分泌、減輕黃疸、調順肝臟, 迷迭香的名字來自羅馬人,羅馬人將其命名為海之朝露(Rosemary),因為他們相信,夜間落在植物上的露水,能引出植物的方向氣息。

天竺葵 Geranium

天竺葵性味辛、甘、平;入脾經、肝經、腎經。 天竺葵也被稱為平民玫瑰,因其香氣和化學成分都與玫瑰非常相似,天竺葵對於平衡肌膚和調節女性荷爾蒙效果甚好,是女性常用的精油之一。從中醫芳療角度而言,天竺葵調理和滋補肝臟的功能最為常用,在平時可作為肝臟保養日常用油,稀釋後塗抹肝區即可。

羅馬洋甘菊 Chamomile Roman

羅馬洋甘菊又被稱為「地上的蘋果」,當低劑量使用時,會發現它散發出淡淡蘋果香甜味,像是水果糖或者冰淇淋汽水的舒爽氣味,可幫助釋放緊繃的情緒。羅馬洋甘菊可說是眾多幫助舒緩焦慮的花草茶中最常見的配方之一。

春季養肝

肝臟是人體很重要的代謝器官,許多毒素必須藉由肝臟過濾排出,要保持肝功能的良好,也要注意維持適當的體重,因肥胖會讓肝臟的負荷加重,當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肝臟旁時,便容易形成脂肪肝。保養肝臟最好的方法,就是養成充足及良好的睡眠習慣,以及儘量避免睡前進食,再加上養成運動的習慣,趁著春季好好照顧自己的肝臟,好氣色與好健康將隨之而來。

You may also like

留下你的回覆